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生活中的新奇事

圖片轉自網絡,相關網址:http://forum.ikfor.com/thread-19906-1-1.html

 你有沒有想過,在公眾場合講粗口可能隨時犯法,並有可能被定罪,罰款$100 - $5000不等,並隨時入獄兩星期至六個月?生活中的新奇法例,有時令人摸不著頭腦。

  最惹笑的是筆者不明白在嘉道理農場為何不可「爆粗」 ?為什麼要特別指明是嘉道理農場?難道嘉農理農場特別尊貴?搞不懂呢。試想想一個人在翻泥種菜時爆粗,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場景。會不會是嘉道理農場特別多幼稚園小學生參觀,所以特別限制這個地方不許爆粗呢?

  還有一個特別的場所--屠房。屠房筆者也難以想像對著這麼多豬頭生畜如何爆粗?竟然也要罰款一千至二千元不等。

  這些有趣的法例如何執法,由誰執法?所謂粗言穢語的定義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謂令其形同虛設。不過,大家也可以小心留意一點,如果遇到有人在這些公眾場合破口大罵,例如:巴士阿叔、巴士刁蠻夫婦等,或許他們已一早犯法了。

  我們就特此借鑒,小心注意,以為警惕。看看笑笑,輕鬆地認識一些特別的法例。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長毛的孤單寂寞


  長毛的孤單寂寞,你能不能理解?你同情不?

  筆者早兩天經過地鐵站外,聽到大聲公不停在叫喊,主持人不停在說,長毛被判入獄,在獄中的幾個月定必會感覺孤單寂寞,如果支持他的,請簽個名留個字,代表的是送上市民給他的慰問,聽著主持人不停在說,某某人真的會很孤單很寂寞,著大家定要支持,有途人高叫他放肆,不知怎麼,看在眼裡,就是覺得有趣。

  對於長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猶記得筆者中學的時候,長毛曾來過筆者就讀的學校演講,對其印象可說是截然不同,溫和淡定,對於哪個是真正的他?天知道呢!或許每個人生活的不同的圈子,所經營的形象和面具也有所不同。

  此政黨的示威叫喊方式獨特,筆者對此沒有什麼意見,不過有時覺得,他們作為民選議員,或許是代表了某一堆支持者的聲音,其選民要的就是他們在議會進行如此種種的行為與出位的表達意見方式。

  有時在youtube看見他們對局長的唇槍舌劍,倒是看得痛快,筆者不反對他們這樣地質詢官員,但是,一些粗暴的舉動,如:掟香蕉、吐口水等則有點過火了,表達意見應以不傷害別人為原則。

  遠如寶島的議會官員,筆者印象中亦看過他們打架,有時覺得是太誇張了點,不過作為旁觀者,亦有看得痛快好笑的時候。表達意見有很多方式,你會說言論自由不可濫用,可是,何謂濫呢?的確沒有一定的準則呢。

  所謂的標準定義,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尺度呢。 你的尺量到的是長,我度到的卻是短,何謂對錯,天知道?對,who knows!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落幕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終於塵埃落定,梁振英以689票贏了只得285票的唐英年,我賽前不作估計,賽後也有沒有什麼感覺,就像吃自助餐,未開餐先興奮,戰事初期總是鬥志激昂,越後越覺得不是味兒。雖然說在只有千數票中梁以大比數當選,但在很多心水清的人士眼中,梁僅能贏得過半數的選委支持,不能算是真正勝出,也不能輕視日後如何爭取其他不投其票的選委支持,記者招待會中亦不乏有人詢問梁如何與其他選委和公務員磨合的問題。
  
  選舉大戰期間,投票點票現場尚算融洽,場外試圖衝擊會場,抗議小圈子選舉,但哪裏敵得過鐵馬與人肉城牆,我不是不明白他們的心情,但政策也不能急於一時,否則朝令夕改,問題亦不能解決,姑且看看梁上台後如何大展拳腳,說句不負責任的話:「五年,尚可以等。」電視機前的觀眾不知道是什麼心情,冷眼旁觀?還是不斷在面書上公佈將要移民去 瓦努阿圖?不管怎樣,相隔數小時後,心情平復些少沒有?

                                                                                                        (圖片取自網絡)  
  
  先不討論梁振英,平時大家或會狠評唐英年的口窒表現,但敗者為寇,窮寇莫追,見他聽到梁的得票數目後心雖不忿但強自壓抑,記招上終於釋放落下男兒淚,我竟有一絲感慨,唐唐,加油吧!五年後捲土重來,讓市民看見的是一個伶牙俐齒、有膊頭有腰骨、真正能維護香港人核心價值的唐英年!

                                 
(待續)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手中的一張票

  明知道是假的投票,為甚麼還要去投?

  幾個月以來的鬧戲終究要停止了,或許是另一場羅生門戲目的開?選票模擬的就是明日的結果,作為香港人的你與我,真的選票不能擁有,假的apps又不能投,望著這張投票表格,覺得十分可笑、悲哀又是諷刺,投一個「假」的票還是筆者人生第一次做的事。
  
  投票站的確不多,好像筆者身邊的長者,因為不方便前往而放棄。今天,筆者來到較為近我家的大圍流動投票站。人流給我預計之中擁擠,人龍差不多打了幾個圈圈,一般排隊都要30分鐘以上,現場有警察維持跌序,不過現場出奇地平靜,沒有人插隊,沒有人叫苦,最重要的是,沒有人因為不耐煩而爆大粗,令筆者深感佩服排隊者的能耐與堅持。

 
登車投票:投票時會查核身份證,並需將身份證號碼填寫在信封面上。
  

  筆者排隊時感受到現場出奇地平靜,間中有一兩位女士在高呼:我係為民主投票!我投俾民主!」亦有一家大小拿著選票在拍照留念。

  筆者在想,不理你是因為甚麼原因而投票,總言之,你,就是投了,表達了你心中的意見,雖則,這次的投票,是一個「假」的程序。

  寄望下一次的特首選舉,你同我,都會手握著那寶貴而神聖的一票,歡歡樂樂地進入投票站,然後,平靜地笑著離開。

圖片為筆者自拍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Facebook

前幾天,回鄉拜山,才知道中國大陸已封鎖 facebook 了。筆者在酒店、機場及家裹完全不能訪問 facebook。筆者倘知道,在所住的酒店上Wi-Fi,需通過公安局審查。目前,據報道除了中國大陸外,還有北韓、古巴及伊朗三個國家皆禁止或限制公民進入facebook。中國自稱是泱泱大國,在facebook這個問題上,居然與這些國家並列齊驅,真是悲哀!

  從「The Photo Address Book(照片地址簿)」發展到「Facebook」,facebook 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記得有一次,家人欲約朋友飯局,把參加人數、食飯地點及時間等程序,統統在 facebook搞定,即節省時間又快捷方便。畢業之後,筆者與同學們之間的聯絡,經常需要靠 facebook來維持。例如,從facebook上得知A同學到歐洲旅行,期間拍照很多珍貴相片;喜見B同學參加了氣功班,並且比賽得獎;又「捕捉」到C同學結婚了,新郎、新娘在婚禮上呈現喜悅的神態……Facebook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還有,筆者時常通過 facebook同海外親戚及朋友直接打聲招呼,問個平安。
圖片轉自

  然而,大陸封鎖 facebook,目的是什麼?施行「愚民」政策?facebook含有敏感內容?而惟恐這些敏感內容經facebook傳開?種種原因只能靠估,答案唯有當事者知。
回港後,筆者感到很幸運,因為,目前香港人起碼還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自由上,訪問Facebook。可是,誰人知道這種基本的自由還可維持多久呢? 五十年不變?三十多年來,中國實行經濟改革,其驕人成績,有目共睹,如今也成為所謂的泱泱大國但是,中國政治改革一直是原地踏步,自由和民主亳無起色。笔者大陸有個朋友,幾年前因家人有一次在綱上發表批評政府的言論,結果第二天,公安局人員便找上門來。這樣的例子實在數不胜數。中國現在的難題之一,就是政改,它確切需要下一任中國新領導人去面對,去解决,去處理。筆者認為,中國除了在經濟上進行改革之外,在政治上也應該實行改革,若中國能做到政治與經濟同步,那最終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國。

女人買手袋與男人買手機


       香港的男士會稱呼將名牌穿在身上、掛在嘴邊的女士為物質港女;相反,在女孩眼中,把科技、遊戲與動漫背在袋裏、看在眼裏的男孩為毒男。其實彼此都言重了,有人喜歡名牌,欣賞的是款式、質素與售後服務,與其花一百買一個不漂亮用一星期就壞掉的手袋,不如花一千買一個用一年也不易弄花的靚靚手袋,自己開心,人家也賞心悅目,一舉兩得。
    
  (圖片取自網絡) 

        這種心情和男孩子用最新款IPHONE或GALAXY的心態是一樣的,如果一個男孩子夠膽帶NOKIA經典8250手機或是低階Andriod(女孩子總以為Angel)手機在男孩堆中大談科技而臉色不紅的話,那我只好承認,我愛的只是名牌的名而已。男孩子談手機、談科技,只是一種愛好而已,就像愛打遊戲機,喜歡操縱角色,男孩天生控制慾強而已,叫他們「科技控」並不為過。
      
        現在的手機有鍵盤的是傳統的,傳統就是不入流,所以男孩子買的都是觸屏的。IPHONE至第4代(不計算G、S版)雖然還有home鍵,但相信實體鍵很快會被淘汰的,NEXUS如是,虛擬的東西總是那麼吸引人,只要用手指在螢光幕上移動划行,就好像沒有辦不了的事,感覺就是爽。男孩子整天說女的不現實愛幻想,這也是他們幻想出來的,認識幾個男孩愛踢winning,就沒幾個真的落場踢波,日本的真正宅男還在NDS、IPAD上玩虛擬女友,他們究竟還要不要現實?──雖說我們看到的現實也未必是真實的。
  (圖片取自網絡)

  女孩子買個LV動輒數千,男孩子買手機沒三四千也過不了自己的關口。買了手機,拿在手裏,好像唯我獨尊,但幾個月後出新款了,又嫌棄拿在手裏的機種速度慢、螢幕解像度低、照相不夠快不夠sharp,總之就要說服自己買新機,於是GS2入手不過三四個月,已經每天翻着GS3的網頁了,而到時把舊機trade-in或賣出什麼的只值一千幾百,猶如雞肋。女孩子倒是沒這種煩惱,名牌是貴,但新款出得並不頻密,買的時候也會心大心細,欲迎還拒,真是看中了才重出擊,付錢時肉就像缺了一塊,買了回家還要鑑賞幾天才捨得帶出街用,待用久了或想換新袋子時把舊的賣出去,也有個好價錢。男孩子不同,買新機時面不改容,豪氣萬千,買了會專心把玩,但不會有太大新鮮感,因為新機未出,他們早已看熟手機的規格功能,只是在youtube上看外國人把玩dream機總不是味兒,所以機一上手那種血脈賁張的感覺十分強烈,不過相信不用兩天,「神馬」都能馴服了。厭倦了,於是又掀着e-zone,期待着連開發商也不知道會不會生產的下一代傳說機。

        行筆至此,筆者突然有感於這個世界不單是物質組成的世界,還是個以物質為人類精神寄托的世界,悲乎?未算吧!或者有一天,人類可以把一小塊晶片植入腦內,你所需的快感可以透過晶片發送雲端處理而得到,到時候女人不用買手袋男人不用買手機,沒有期待的心情,也沒有買物賣物的心情,那才可悲吧?

Talk is cheap

最近和國外朋友閑談,話題扯到了「Talk is cheap」這句英文,朋友說,很多事情,說很容易而做起來卻很難;說得很好聽,卻永遠不想付之行動。正因為這樣,使「說」的價值降低,使「說」的舉動變成了廉價的東西。

Talk is cheap!這句俚語常用在一些場合,藉以諷刺有些人「光出一張嘴」。

圖片轉自網絡

       例如某國家選舉,候選人在選舉前,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是,一旦當選了,上台了,卻無任何行動,忘記了競選前許下的諾言,最後遭到大眾的責怨,甚至不幸的要提前下台。

又如工作場合中,有的人雖然熟知術法,卻沒有實際經驗。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學醫的朋友,她在校時,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受僱於某醫院後,找她看病的人卻很少,最後她只好回學院執教鞭。

再如愛情婚姻上,有的人常甜言蜜語:「我會永遠愛妳。」、「我永遠不會傷害妳。」然而,結婚幾年,便發生了婚外情,又借種種理由,「什麼性格不合」、「什麼性生活不協調」等等,欲辦離婚。
人,都有一張嘴,話誰都會說,但是,能付之於行動,究竟有多少呢?筆者認為,少說多做,才是最珍貴。

Apps ,方便之票。

  3月25日是特首選舉投票日,今午聽收音機,電台在述說當日投票的規則與注意事項,說怎麼防止選委交流投票意向,怎麼幫助投票者保管I PAD,聽在耳邊,心想,一串葡萄吊在樹上,心酸透底,正如寶島的總統競選,隔岸觀火,內地的同胞,香港的同仁,都是口水直流,吃不到的葡萄總是酸的,淒涼涼矣。
  

  不記得何時學懂有投票、選擇的概念,少數服從多數,或許小小的時候就已學懂了,人家教的吧!我們是多數,你是少數,規則在我手,糖果也是我的,你爹都冇得爹的。中學時才知道有一人一票的事,什麼社組織、學生會、班會,那時不知道投票的真正意義,討得我歡喜的,我給它輕易劃一劃勾勾,舉手之勞罷了,到後來看看那些你爭我奪,你插我還擊的答問大會,有些時候,也會覺得熱血沸騰,人就是犯遲鈍病的,後知後覺,真正放到現今的社會,才會明白已經沒有太多的投票權在我手了。

  記得第一屆的特首選筆,那時的名字筆者很深刻,三個人的名字小時候已印在我的腦子裡了,現在有時在媒體上飄過,都會想起當時在數字的情景,其實當時筆者不知道在選什麼,寫什麼正字,只覺得很有趣,三個人的名字旁邊都有正字,正字在賽跑,正字在奔騰,愈多愈好的吧,多年之後才明白原來是在選特首,My God!


  科技以秒速發展,apps都可投票選特首了,與現實相照,比葡萄更諷刺,可笑的小手指,也來個玩味的點擊吧!


  記得你上一次的投票落了在哪裡嗎?或者,很多人已不知自己可以投票?!

 
                           
這個Apps,很易搜到,筆者本來不想下載,不過大家可拿來玩玩!當一個小玩意。 


參考資料:手機應用程式,<齊齊選特首>。
連結舊文:特首選舉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機械與文明


   中國人說人禽之辨會牽涉到仁義禮智四端,外國人就簡單得多,他們覺得人「是會用工具的」,對吧?沒有工具相信就沒有現代的文明。我們的機械科技總比外國的差一大截,其一原因是我們的古代先儒反對用工具,認為有機心才會用機械,機械一出便會惹禍端。也沒錯,自人類懂得製造武器,戰馬弓箭、坦克戰機、子彈大炮蹂躪了大半個地球,現雖得一夕安寢,亦難保夢醒時分烽煙不會四起。

(「攞你命三千」圖片選自網絡)
    
    不過,正如將錢說成萬惡之源,真正醜惡的,人心而已,器具也是如此,殺人後說「非我也,兵也」這等不負責任的言辭,人心敗壞矣!一樣器具只要用得其所,就能大大改善人類生活,刀如是、炸藥如是、連被人類濫用的藥物亦如是。上帝創造人類,要人類管理地球,天上飛的陸地跑的水裏游的幾乎都可以食用,如果不用工具,人類可能要進化至雙臂長翅、臉頰長腮、雙腳變成風火輪,你追我逐,然後得一餐肉食,豈不悲乎?

    還是中國人說的中庸之道好,機械文明不可廢,但也要抑制使用,要不然某日某地一失戀失業青年持搶入校園掃射,而你上了天堂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了,那未免太無辜了吧?!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SIRI答問大會

        今晚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歷時兩句鐘,除偶有針對性言論,三名候選人都只就着自己的政綱加以闡釋,及即場回答在場各界選委的種種問題。星期五的辯論論壇笑料百出,我本來對於今天的答問大會亦寄予厚望,兩小時粘着電視不放,誰知大失所望,一悶到底……

        場合不同,即使說話的人相同,所帶來的效果也是迴然不同。上次由11家傳媒聯合舉行的特首論壇,有現場觀眾提問,也有參選人之間的自由搏擊,彼此互相抺黑,精彩程度堪比泥漿摔跤,觀眾亦看得不亦樂乎。今次的答問大會由選舉委員會主辦,掛名正經,沒有互相質詢時間,你問我答,猶如SIRI問答系統,毫無人性!主持人即場由透明膠箱抽出選委的問題,大約十位,雖費時良久,但我覺得還算公開公正。本來以為選委有自己的選擇,想必會針對其他候選人提問一些尖銳的問題,但他們的問題竟然簡潔而無太大攻擊性,三人便據之輪流發表意見。唐氏一貫的不知所云,喜歡為別人的問題下定義,例如有選委問如何改善醫療問題,唐就強調公私營醫院的重要性,猶如中學背定義,不懂得臨場發揮,因題制宜;梁氏預備充足,回答的頭頭是道,也有背書的味道,早段發言曾被長毛毓民等人打斷,他重複了四次開場白,幾乎都是一樣的,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總愛兜圈子,不得爽快,但梁時常就着問題提及自己的政綱,並強調政綱裏的就是未來會實踐的政策,頗懂攏絡人心;何氏更藉問題大發議論,聽起來也頗順耳,懂得為人民著想。不過,爭取寶座前說的話就算多麼冠冕堂皇,登基後總會是另一副嘴臉,另一番說話,此時此刻相信沒人會讚賞現任特首「我會做好呢份工」這種鬼話!

                                                                                                 (圖片取自網絡)

  唐梁何三位侯選人今次的企位也比較特別,相信主辦單位有特別意圖。唐左梁右而何佇中,分明是一個「凹」字,左右兩峰爭巔,何視之為兩瘋爭癲,唐梁互相對峙,對望之水平線本可無視何之存在,但今日之形勢,似乎不能!水源自山峰,而往低處流,「凹」字之中間位置正是去水位,何今日一如既往繼續「抽水」,攻擊二人漏洞,使其水流不止,自己當然水漲船高。有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唐梁這對冤家見面份外眼紅,主辦單位讓何做「中間人」,當然不會指意他解二人之矛盾,相反何將他們二人糾結在一起,肆意批評二人,深化二人的敵意,自己乘機發表「仁」論,說民主道民生,唐梁兩位「君子」無言以對,呆立兩旁擠臉陪笑,何氏自然贏得全場掌聲。

        怎樣也好,今次的答問大會不是娛樂節目,抱太大的期望只會換來徹底的失望,但唐氏口才竟然有所進步,甚至公然提及落實雙普選,這是大家始料不及的,不知道選特首那天會否有出人意表的結果,讀者與我尚拭目以待!


 連結舊文:哀悼辯論  之死
     
         決戰特首論壇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三)



  在這個後PC時代的設備,使用者感受是所有設備的中心和重點,凌駕於一切之上,要比PC更容易使用,更依賴用戶的直覺。蘋果公司不需要在規格和功能上與他人競爭,在蘋果公司眼中,這不會再有關於CPU、內存大小這些「硬件」式的比較,蘋果公司只需要用行動來證明,使用者得到的是良好的體驗,使用者日後購買產品時,只需考慮一點:這個東西能否簡單便捷地把事情做好,而不再理會硬件的標準和系統的所屬。比拼硬件規格和速度是PC時代的行為,現在已經是後PC時代,硬件將不再重要!

  喬布斯認為PC不再統領世界,而未來幾年領導整個世界的將會是其他的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當然,總會有人不同意:

  惠普個人電腦全球業務總經理James Mouton強調,如果你在大學,那麼完成作業的第一台計算設備必定是PC。人們與信息互動的方式雖然發生了改變,但如果手頭的任務是內容創作、商業辦公或深入遊戲,那麼PC仍然是不可缺少的1

  但你無法否認的是,自iphone面世已來,城市人的個人習慣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很多人上廁所時不是拿著報紙或雜誌,而是拿著手機切水果,或者是推銀仔。

  在後PC時代,平板電腦們不一定會取代PC,這個也未必是PC消亡的年代,不過PC在大部份生活中,慢慢退出主導地位,人們會使用不同的隨身設備享受無所不在的網絡應用,人們可以一天不用電腦,但不可以一天不用手機。

  自從2010iPad面市以來,在2008年和2009年火熱的netbook不再受到人們重視,人們彷彿找到能取代傳統電腦的設備。在ipad發佈之初至今,手提電腦=辦公,iPad=娛樂的概念慢慢在消費者觀念中形成。當時,蘋果公司強調你手中的ipad,是閱讀資訊的最佳設備,而不是創作的最佳工具。就像前兩天才在本港開賣的The new ipad為例,它與上一代ipad2相比,樣子沒有改變,而硬件的升級,主要是圍繞著使用者體驗來去做,例如升級顯示屏,將小小的9.7”屏幕換上「令人髮指」的2048x1536 ips顯示屏。要知道,我們很多人的手提電腦,還停留在該死的1366x768分辨率上……

  顯示屏的升級,亦是後PC時代精神的一大體現。The new ipadipad2相比,cpu速度沒有改變,若以蘋果公司的技術,將cpu速度提升一兩倍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問題在於,現階段提升cpu速度,相對來說沒有更換顯示屏更能改進使用者的體驗。說個簡單的例子,cpu速度的提升,很可能只會使開啟網頁的速度快1-2秒,沒有革命性的改變。但更細膩的顯示屏,用家隨時都能感受到,特別是會用ipad來看相片或者是看影片的人們,更能感受到The new ipad為他們帶來些甚麼。這就是蘋果公司在後PC時代的產品哲學,在刀口上加以改進

1http://tech.qq.com/a/20120308/000267.htm

舊文連結: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二)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一)


續上文,大家對「後PC時代」這個概念想必有了一定的認識,但iphone的出現又如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呢?先要從iphone的系統說起!


iphone第一代推出時,iphone手機裡所使用的作業系統還是叫iphone os,當時與此相對,是諾基亞的Symbian系統,又或是微軟的windows mobile 系統。後兩者手機系統的使用邏輯,非常不人性化,需要用家去「習慣」,而iphone os卻相對極為簡單,如前文所述,只有桌面上的一堆應用程式,三歲小孩子也能學會使用,別看小這細微的差別,這種「以人為本」的作業系統,成就了近兩三年的手機革命!蘋果產品最大的成功秘訣,就是簡單易用。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還是ipod touch,使用者只要啟動設備就可以立刻知道如何使用。而很多所謂的「智能」產品都不具備這一優勢,而這也正是促成蘋果超高銷量的原因之一。


手機使用門檻的極簡化,意味著智能手機就能夠普及開去:在iphone出現前,普通人使用所謂的智能手機,還不足10%,那時候的智能手機,非常的不智能,連簡單的桌面版網頁也難以開啟。而android系統的出現,更加速了手機的發展,迅速地把諾基亞這個巨人遠遠拋離。


在iphone順暢的界面背後,蘋果公司強調的是軟件和硬件的相配合。在iphone os出現以前,其他的手機系統,或者是電腦系統所使用絕大部的軟件,均是獨立出現的,這些軟件,要求的是硬件去配合軟件,如果軟件運行得不順暢,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升級硬件。這就可能做成了一個情況:用10分的硬件,運行著8分的軟件,最終只有80分的效能。


蘋果公司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確保設備中軟硬件的相互彌補,簡單地說,就是想以10分的硬件、10分的軟件,達至100分的用途。蘋果公司要求軟件要主動配合硬件,軟件的運行,大前提是要符合iphone上硬件的能力,確保在iphone上使用時,行雲流水。而真實的情況就是,iphone4的順暢程度比很多android雙核心手機都要好,這就達到了蘋果公司「以人為本」的精神。


「後PC時代」的另外一個重點是「整合」,Apple知道自由的好,但是在「使用經驗延續」與「不同裝置間轉換無礙」的前提下,它選擇讓使用者犧牲一些自由。賈伯斯在訪問時透露,iPad的概念早先於iPhone,但是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成熟快於平板電腦,因此Apple先推出了iPhone而非iPad。這點讓Apple有機會埋伏機關在iOS系統裡面,因為他們知道未來有一天會推出iPad,系統的整合必須從最初就開始。這一點反映在iOS順利整合iPhone和iPad,Android卻還在努力中。注1


是的,蘋果公司在iphone以外,還有ipad、ipod touch,這幾種屬於「後PC」時代的設備,都屬於蘋果公司打造的「生態圈」上的產品,不同產品間能無縫連接,正如facetime、iMessenger就是蘋果產品生態圈中的衍生產品,一定程度上捆綁著消費者的生活。



決戰特首論壇


  電視直播這場精彩絕倫的辯論論壇的時候,不幸,我不在電視機面前,未能與全港市民(除三位辯者)一起捧腹大笑,深夜在youtube欣賞辯論時亦不能抒懷大笑,實在不痛快。辯論完畢,特首之戰局勢漸趨明朗,「櫻蓮」猶如強弩之末,傷「振鷹」不成反倒踢自己出局,學高登居士話齋——「真心膠」。不過無論最終特首誰屬,這場論戰,總算留下了一堆經典金句,供千萬市民咀嚼回味,聊解平日鬱悶之氣。

  一直期待他們三人同場較技——政治技倆,當然還有口技。首先我想為他們三人鼓鼓掌,撇除其他因素,三人能站出來選特首,面對一千二百名選委,面對香港七百萬人,這勇氣可嘉,需要剛直的腰骨和強橫的膊頭,儘管有人天生字膊和患有骨質疏鬆症。

  (P.S精彩發言可自行欣賞http://www.the-sun.on.cc/cnt/news/20120317/00407_006.html) 

  綜觀整場辯論,個人認為「振鷹」的表現較好,儘管大眾覺得他演技好內裏奸詐也罷,在辯論中他起碼能保持一種君子氣度,有時面對「櫻蓮」的無禮不禁要吐一吐烏氣,多次強調「主場」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面對櫻蓮這種小學雞,算是禮讓了。振鷹和櫻蓮在發問問題中幾乎無視「何人」的存在,也對,在他們眼中,何人還不成氣候。不過,值得讚賞的是,振鷹每次稱呼二人,都是「先生」在後,態度謙恭;反觀櫻蓮,不但直呼二人名稱,更向振鷹「手指指」,發言時總是「攤大手板」,動作多多,無禮至極,看得我咬牙切齒。而何人雖心知自己陪跑,但最有體育精神,現場觀眾提問他的問題,他很懂得把握機會,宣揚民主,批評小圈子選舉,對二人的質詢問題辛辣,現場掌聲雷動,看他個子併上二人即時被比了下去,但他志氣膽識比天高,我總算看到一位肯為人民作傳聲筒、大聲公的好議員,而他參選的目的也算達到了,輸了小圈子比賽,贏得青史記載。
                                                                                      (圖片取自網絡)

  櫻蓮在任何場合都是主角。在這場辯論中,他早段每每不能充份利用時間回答問題或是宣揚自己的政綱,十秒、二十秒,浪費了。依我看他答的不是簡潔,學振鷹話齋,不要把他想得太複雜,櫻蓮根本就是辭窮,或者如他所說知道自己的缺點何在,所以少發言少犯錯。當然他的言論只是針對振鷹一個,甚至不惜爆行政會議大鑊,連不能說的秘密也攤簿公堂,舉止驚嚇程度直逼何人的平反六四,簡直是一場恐佈自殺式襲擊,中央高層為之勃然大怒,看來櫻蓮真要早逝了。櫻蓮對振鷹的指控很有趣,陳列其罪卻無真憑實據,振鷹作出回應,櫻蓮即變身小學雞:「你 講 大 話,我俾多次機會你講多次……」以為自己掌握了許多罪證,運籌帷幄,連時間也掌管了,「呢個係 我 嘅 主 場…我有話俾你講野咩…」轉頭要何人發言,但何人打趣表示要觀二人爆大鑊,櫻蓮即時自討沒趣。他也真是個費時聖手,自己主場不多發言,作客時反而攏斷發言,櫻蓮認真有趣。

  總結發言時,說真的,振鷹的說話有感動位,似是真心為香港辦事,何人亦為之鼓掌,但櫻蓮依然小家,合掌不予掌聲;到櫻蓮總結時,其餘二人顯得平靜,皆因他只是一再重複早前說的話,陳腔濫調至極;而何人的總結已寄望下一次選舉,重申強調一人一票選特首,振奮人心,櫻蓮振鷹為即場氣氛所感染亦不吝掌聲,由何人作結,相信大家都有所盼望。
     
  本年度最佳笑片新鮮出爐,演員的不同笑料、觀眾的不同笑點共冶一爐,樂也融融,但樂中帶憂,325由誰帶領香港?香港的未來如何?政治的東西我不太懂,但我真心希望無論是「振鷹」振翅高飛,或是「櫻蓮」落地開花,都能使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繼續大放光芒,使香港人願意繼續紮根香港,繼續在維港上空盤旋,繼續在獅子山下,道盡歡笑與唏噓!

 連結舊文:哀悼辯論  之死

哀悼辯論 之死

  久未好好地看電視,今天晚上特別抽空「擔櫈仔」看看這場特首競選辯論。一句講晒:「好睇過笑片,笑鬼死人囉!」

  一開場已有「驚喜」,糖糖不期然地幾度彎腰鞠躬,心想,你鞠個甚麼躬,整色整水,最好還是回家向你家中的老婆謹慎鞠個躬,認個錯,向大眾敬禮有何用,好好地用腦子想想如何服務香港,不要為了名利實權而羞了你和香港人的臉吧。

  說道「老人家唔等得架!」笑鬼死筆者與老媽子,的確沒錯,唔止老人家唔等得,大家香港人都唔等得,派錢就要派盡,大家開心就最好!說得出這等低智說話,不止得罪老人家,也丟了你自家的臉吧!有錢人的確是天真可愛,說話無邪之餘,還帶點幽默感,筆者明白了一個大道理──「講大話GE時候有個特徵:佢係會滴汗架」,不禁佩服,筆者第一次知道!

  糖糖連行政會議的內容也爆出來,心想,你想贏真的想瘋了,以後甚麼秘密檔案不如公開給大家看看好了,正如雞泡魚何某所說:「你地爆多d政圈黑幕,依d連我都唔知」。震英哥應該深深明白面對一個蠢人是要何等的能耐,原來,不是奸人最可怕,愚蠢的人也是有殺傷力的。

  筆者在想,給這些人上場,做全民之首,香港,還有希望?港人還不心寒嗎?如果有得「揀」,任誰人都想選個好的籌號吧。

  今晚的這場辯論,令筆者回想起中學時代的各個辯論比賽,時間遠矣,哀悼一下。

p.s.資料參考3月16日 8pm  TVB 播出之特首選舉辯論節目 <<2012行政長官選舉辯論>>

快去搜尋這個投票吧,趁還是一人一票的呢!
圖片轉自社交網站facebook: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拐子佬


        兒時不聽話鬧哭的時候,母親總有溫柔的恐嚇:「你再喊就有拐子佬(或乞衣佬)帶你走。」小時候見過的乞丐不少,披頭散髮垢面破衣,一聽到會把我帶走,心中莫名的恐懼油然而生,只是「嗚」了半個音就嘎然停止了,這招對愛哭的我總是萬試萬靈。

        以前的我,覺得乞衣就是拐子佬,拐的就是小孩子,但不知拐了後要幹什麼,也不敢去想。人漸漸大了,「乞衣拐子佬」這個恐佈代名詞就埋藏在記憶的深處,直至近期才被喚醒。香港的這些拐子當然不是乞衣,不會強行把你帶走然後轉讓給人口販子,而是像「金魚佬」一般用利益引誘放學的學童,然後……外間有很多的猜測,很多都讓人毛骨悚然,容後再提。

        拐帶孩童,然後售賣他人,這種不人道的做法古已有之,在內地猖獗良久。內地有一孩政策,有些人想給獨孩生個乒乓良伴也不行,但生孩子這事天命也,不育的想不開的只有「委托」他人幫忙找個,子女不是小狗小猫,不是說送就送,於是拐賣兒童這門生意應運而生,而且火紅火熱,導致內地人心惶惶,生一個可能已足以讓你膽戰心驚了。到頭來,雖說拐賣兒童的人不人道,但有需求才有供應,人心的恐佈教你我心寒淚下。

        拐賣也罷,孩子在另一個家庭生活未必如煉獄,很多「委托人」更是腰纏萬貫,只是膝下無子,恐無人送終承家業,於是千方百計想找個小孩,若是這種拐賣,被拐兒童的生活(只是生活條件)反而大大得到改善,但此說法關乎道德問題,且不深究。若孩子不是被拐賣至某個家庭,而是被折手臏足,置於街頭向路人搖尾乞憐,討不了錢便換來更深更密的皮鞭痕,真使聞者落淚,見者傷心。更甚者,有黑市人掏空被拐兒童身上五臟六腑,死的都算了,活着還要讓他們在街上乞食,真的那個慘無人道。也是那句,需求者的良心被魔鬼掏去了,需要別人的來填補。

        被拐的小朋友固然害怕,他們的父母更要每天以淚洗面,這一生甚至不會有機會再見面,或者有一天,你在一個小乞丐的錢鉢裏「錚」的一聲放下一個小銅板,他伏着臉激動地親吻你的鞋子,但並你不知道,他就是你幾年前被拐走的小心肝,而那些拐子佬黑市人穿着光鮮,有說有笑,和你走在同一條街道,而你並不認識他們,他們甚至還向你問過路,你指了指方向還說了句別客氣……這是一套,悲劇呀!

        不過,我相信,香港人的良心並沒泯滅,未至於做拐賣這等喪心病狂之事,這些「好主意」只有那些自私、良心售予魔鬼的內地人才想得出、做得出!還好,近期香港發生的拐帶事件未釀成大禍,幾個「拐子佬」在內地學藝未精,想在香港地大展拳腳,可惜還欠點火候。香港的小朋友哪裏喜歡「喝茶」?你誘引他們去吃麥當當啃得雞還差不多,或者下點本錢,買一套B.S稀有卡,聲稱有ipad送,他們可能還會上當。不過,再細想,住九龍塘讀名校的貴族子弟還算有點智慧、有點錢財,不至於上你這班狐狸的當。這次你們打草驚sir,還是快快著草吧,香港夠多新聞,夠亂了,七百萬腔怒火心中抑壓無處釋放,要是逮着你們,七百萬支拐子往你們身掃打,到時候你們真成「拐子」了。

注:拐子,也指跛子,殘廢的人。
    
   

未婚懷孕 vs 奉子成婚

  未婚懷孕 vs 奉子成婚有什麼分別?曾經,筆者認真地思考兩者的差異。有一名女星被問及是否奉子成婚?她極力否認之餘,說道要更正一下,她是未婚懷孕,非奉子成婚。

  未婚懷孕與奉子成婚,絕太多數是在非預計的情況下有了Baby,是時機的不當打亂了情侶間的陣腳,無論如何,就是未能估計的結果。

  從前男女要生育繁殖下一代,要經過多重的程序,三書六禮等等,最後先正式進入繁殖生育的程序。社會時代不同了,14歲未婚媽媽也有了,還可以說什麼呢?你有你指指點點,我有我生,養得起就是了,這個世代,非面子非傳統觀念可以綑綁。

  最近一名女星的未婚懷孕,一方面筆者是佩服她的勇氣,當媽媽很偉大,生養下一代需要很大的責任,要培育更是要花心思,況且是當一位單親媽媽,著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筆者有時在想,一個女人,如果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要養起一個孩子並不是件難事,難就難在教育這一層面上。

  科學發達,代孕、試管、借種生子都是常見,科學進步,伴隨著的是傳統男女結合生育的觀念崩潰,未婚有子,都可算是司空見慣的事兒,可能你也有機會,換了個方式繁殖下一代呢?
               圖片轉自網絡

   代母產子、借種生子都會引發一連串的道德爭論,大家可齊齊看看Baby M個案:

 資料參考:
 蔡子強:代母產子的道德爭議 - 香港雜評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一)

和十多個朋友吃飯,吃飯之餘眾人在閒暇時也不忘拿著手上的iphone、android等的智能手機(現階段暫時還沒有wp7或屍變人的甚麼事宜)左掃掃、右掃掃,上上facebook 或者是whatsapp,今天的主題不是想說現代人這種生活模式或者態度,而是想說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等這些「後PC時代」的玩意。

還記得在2007年,蘋果公司發佈了第一代iphone,聲稱「重新發明了電話」,雖然當時iphone功能殘缺,連像樣的中文輸入法也沒有,上網速度奇慢,電池更只能重度使用三四小時,但無疑地,iphone系列改變了這個世界,人們開始知道原來電話也可以這樣用,電話中的一些功能可以取代電腦,例如回覆電郵,上上簡單的網頁,就是這樣,芬蘭巨人諾基亞在缺乏危機感中,還敢在2009年發售n97這類「反人類進步」的所謂「智能手機」,諾基亞的下場就顯然而見了。當然,這種說法絕對可說是馬後炮,但以結果論而言,傳統手機大產確實是倒下了,諾基亞現在變成了耐用的象徵,僅此而已。

而在2009年年末,谷歌攜手HTC發佈了htc Dream,第一部android手機,自此,運行android的手機如泉湧,噴井式的在這個世界出現了。傳統手機大廠摩托羅拉在業務急速倒退時,也捉緊了android這根稻草,以droid系列手機作為主打,挽救了不斷虧蝕的業務。三星電子更在2010和2011年,憑藉galaxy s 和galaxy s2 成為了android手機界的龍頭大阿哥,開始敢和蘋果公司叫板了。

時先聲明,本人不是果粉,也不是andorid的死忠,誰家的系統好用,我就會心甘情願的買單,在過去兩年本人購入的電子產品不少(ipad、ipad2、moto defy、moto atrix、moto atrix2、galaxy s2、kindle fire),數著數著,自己也算是瘋狂,但這樣才不枉我電車男之稱號!我就以一個普通的用家去談談這幾年這些「後PC時代」的產物。

首先,後PC時代這個字眼,實質的定義不易解釋,這兒有篇關於後PC時代的相關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對於Apple而言,他們賣的不是硬體、不是軟體,而是Solution,一個完整的使用經驗、使用方案。使用者不用擔心太多,因為賈伯斯認為使用者不必擔心系統穩定性、安全性、微調等問題,這些應該是由工程師做的。因此使用者唯一要擔心的可能是預算的問題,接著買了Apple商品,好好的享受它提供的一切內容。」注1





  是的,蘋果的產品有其獨特的地方,以IOS系統為例(ipod、iphone和ipad使用的系統),它沒有了檔案管理,只有一個又一個的應用程式,簡單明瞭,按一下圖標就是開啟應用程式,按一下home鍵就是退出,就算是3歲的小孩子也會用ipad來玩遊戲,不用學習。蘋果公司就是強調「用家體驗」這種哲學去製造產品,蘋果公司用其手法,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使數以萬計的程式設計員投入其app的開發工作,很多在apps store上的應用程式,華麗而實用。在2010年蘋果公司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更將「用家體驗」發展至極致,沒有繁瑣的系統,只有數之不盡的程式,常人就能處理生活上極大部的事情,例如上網、看電影、玩遊戲、發電郵等等。很多人在買了ipad之後,都有類似的感受:買了ipad之後,家中的電腦已很少用了。
  ipad就是這一種後PC時代的產品,極大的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可說是個人電腦的第二次革命。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第一夫人的條件(續)

  距離凸首選舉只剩餘不到20天,筆者留意的不是誰與誰的民調較高?誰的黑材料實不實在,連續幾個月來的新聞轟炸,你不倦我也累了,反正誰人當選又與我何干?生活總要繼續。

  你記得誰個的花生新聞最夠趣嗎?你不記得?反正我就是記得那些有趣的改圖了,真的是大眾改圖創意多呢!

(新聞資料來源:唐太又出動 三救出軌夫 電台談私生子 學者﹕再用太太策略恐反效果 

  如果那個他不當選,圖又怎麼有得改呢?大家又怎麼可以談笑風生呢?反正生活都要繼續,命途筆者我這等蟻民又怎能控制呢?有酒今朝醉,有花生此刻食就是了。

  糖糖被爆私藏私生子女之後,作為未來第一夫人的糖糖太又自然地出動了,說實在,筆者是蠻留意她的,如果要票選最喜愛的女主角,非她莫屬呢!這裡沒有貶意,只有欣賞同拜服。我面書也加她為好友呢!

  做女人的,能容忍丈夫有小女人,還要生下小孩,這等事兒簡直是任何女人所不容,想不到糖糖太竟然是選擇了寬恕,量度之大,使我驚訝、難以置信。

  此刻被問到有關丈夫私生子的問題,站出來大大方方地回答,一字一句不卑不亢,侃侃而談而神態自若:「這個我不知,對於下一代,對於細路哥,想保護他們,不想傷害他們,所以不會再提。」這句話不是應該出自男人之口嗎?反正就是由糖太答,你不信?反正我就是信了。
  
  對於丈夫,她說道「終生後悔 已是好大懲罰」。

  愛一個人要放棄了自己,並兼容並包對方的一切,這才是所謂的真愛吧!?可能你會說幼稚,愛一個人不是這樣的,而是應該互相相愛,彼此尊重......呵!我說:廢話!愛那有雙向而平等的?你覺得糖糖太的愛很傻嗎,反正我從她身上看到了何謂真愛了!

  說了這麼多愛愛愛,說到也有點膩人,說到第一夫人的條件,當然不少得無條件的維護對方,對嗎?!

  你心目中的一等一第一夫人,又有何等條件?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驚蟄




「節日」乃人類文明之重要遺產,沒有節日,生活就如圖畫沒了顏色。身為中國人(現在),沒什麼值得驕傲的東西,就算中國的經濟曉飛,成為萬國債主,那也只是國家的事,人民的茅屋依然為秋風所破。唯有「節日」這豐厚的文化遺產,能令中國暫時放下野性的呼叫,尚存一絲人性的呼吸。

                                                    (圖片取自網絡)     

        三月五至七日是中國24節氣中的「驚蟄」(音疾),土地解凍而春雷始鳴,蟄伏過冬蛇蟲鼠蟻「覺醒」了。對於農民來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驚蟄彷彿提醒農民要幹活了,但香港人無田可耕,祇是是非特別多,打小人就成了應節最受歡迎的活動(打小人前身是持香逐蟲)。「打小人」的具體內容形式這裏就不贅述了,但我覺得蠻適合香港人。選舉之際,新人舊人醜聞一籮籮,加建幾個堆填區都掩不了、埋不了,糗味飄洋過海,淪為別國人茶餘笑柄。幾位「大人」的行為有多麼小人,幾百萬香港人有目共睹,亦不忍睹,有誰希望衣食父母官行如此小人之事也許請個打手打打小人,驅走霉氣,香港或許有一番新景象。眾人不再是針鋒相對,互揭瘡疤以至瘡痍滿城,遇上貴人,香港有個好特首,這才是市民真正希望的。剛才《東張西望》調查觀眾想打的是「上司、同事、第三者」中哪種小人,結果大部份是「其他」,我就奇怪為何沒有「特首」這選項,否則大家可以看看特首100%完殺其他參賽者。


                                                     (圖片取自網絡)     

打小人雖然是惡口之舉,但比起其他習俗來得更為人性,路見不平一聲吼,不是野性之吼,而是人性的呼喚,希望白虎全速走,換來好特首。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榜樣的質疑

今年3月2日晚,從香港電視新聞節目傳來60年代末70年代初,內地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學雷鋒好榜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消失了近三十多年的歌,現在又重彈?從雷鋒逝世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十年了,記憶随着時間的流逝也漸漸淡忘,想不到如今,在香港又重新听到這首曲子,不如讓時光再倒流五十年吧。

雷鋒,原名正興,1940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簡家塘(今屬望城區)。7歲,成為孤兒。9歲,即新中國成立那年,參加了兒童團,擔任兒童團團長。14歲,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6歲,第一次被評為工作模範。17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20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22歲,即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遼寧省撫順市,在路面指揮戰友的軍車倒車期間,遭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擊中頭部,導致顱骨損傷及腦機能障礙殉職。
從以上「幻燈片」似的介紹,可以看出什麼?雷鋒短暫的一生與政治一直是有關的。在當時,可稱為是典型的工農兵。而對他的介紹中,人們無從知道他的學歷。印象中,當時,雷鋒被捧為英雄,捧為榜樣,而且,不論是在小學,或是在中學,不論是在課內,或是在課外,人們的言行和思想皆强行以他來做標準,因為,當時的人實在沒有什麼可選擇。


圖片轉自網絡


事隔多年,舊事重提,頗有頭腦的人,開始發現有的事情不是很對,疑點重重,漏洞百出。例如,當時,雷鋒是個普通的士兵,做好事的瞬間,身邊為何總有一名攝影師在場並且拍攝下來?雷鋒給傷病員送月餅和扶送大娘的照片,他做好事為什麼還附有照片?很明顯是有人「導演」出來的。据說曾參與《雷鋒的故事》創作的軍隊攝影記者張峻表示,有關雷鋒照片,有些是由他「補拍」,這些「補拍」照片是根據報導雷鋒的一些文章和所謂的文學作品憑想像而產生的。然而,這些照片卻給人有「做假」的感覺,例如白天打手電筒看《毛澤東選集》等等。

俗話說偷吃記得擦嘴。倘若雷鋒是導演出來的故事,當時為何不把這場戲演得象樣的、演得逼真和自然的?讓後世當成笑柄,使當時人的心靈上受到創傷,遭現時人一番的臭罵等,其效果實不堪設想。現在,國內除了這樣素質的榜樣,難道就沒有其它新的可言?難道好人好事都死光了嗎?真值得反思。

部分內容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
http://www.epoch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