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完結篇)

後PC時代,各大移動作業系統大概已經佈局完畢,每一個系統均有它自己的特色。現在主流的系統,大致有三個:IOS、android、windows phone。至於symbian,請忘記它吧!它們的現況及未來又是怎樣呢?大致分析一下:

IOS:就是iphone所使用的作業系統,不過iphone使用者,也不一定知道這個名稱吧?很多iphone4、4s的用家,大概只知道iphone的屏幕很細膩,能下載很多遊戲,用來拍照很不錯,不用怎麼學就會用。對,這就是iphone的特點,也是IOS的特點,它最強的地方,就是使用者根本不會考慮自己在使用甚麼,只需要自己它好用就行。就像在PC的領域,每人都知道有個windows一樣,而未必知道甚麼是mac,甚麼是liuxz。IOS發展至今,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從當初簡單得連中文輸入法也沒有,到現在各種功能大致齊全,基本上能滿足極大部份用家,它的特點之一是封閉,有個性。為甚麼要說有個性呢?很多人從PC年代一直走來,都習慣了一個「檔案管理」的概念,用戶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把文件及軟件管理好。而IOS,除了近兩年出現了「文件夾」這個偉大的功能外,初初的幾年,根本沒有管理的概念。這種缺乏管理概念的系統,恰恰就適合大多數的人,嘿嘿,我留意到,很多人連windows xp和windows 7都未識分呢!IOS未來的發展,大致會繼續走精品化的路線,持續一貫以來封閉的本色,未來推出的功能,很多都會在既有的東西上,重新包裝再推出,在三年內,都會是智能手機中最受歡迎系統。

Android:GOOGLE研發的手機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其系統源代碼可以任何開發考作出改動,其手機中的軟件只有想不出,沒有做不到的。Android所走的路,就像九十年代初windows 所走過的路一樣,當時在windows 3.1的年代,其市場份額甚至沒有mac所佔得多,但是windows 沒有限制任何廠商使用,只要你有錢有能力,那一家廠商都能用,甚至乎android 本身是免費的,只是當廠商要用到android入面的google所屬程式,才要付一定數量的金錢給google作為授權費用。但是開放的代價是混亂,就似自由的極端是放縱一樣,android至今為止沒有一個完善的規範,沒有一個公認的指標,令到它原本軟件的開發生態系統,遠遠差於IOS。最簡單一個例子,就是IOS中手機軟件只需要考慮320X480 及640X960兩樣不同的分辨率,使軟件開發者在這一個相對簡單的基礎上,開發出色的軟件,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考慮兼容性的問題。但Android手機所使用的分辦率,最起碼也有近十種:240X320、320X480、480X640、480X800、480X848、540X960、600X1024、720X1280、800X1280。單是軟件素材的兼容性上,大大的使開發者頭痛不已,選用特定的分辨率,意味著要放棄其他分辨率的市場,要同時兼顧,就大大浪費資源及時間。而且亦由於Android過於開放,盜版的問題極為嚴重,軟件開發商在大量成本的投入下,取不到應有的回報,使軟件開發商繼續開發下去的意願降低,使android中的軟件比不上其他作業系統,如果google不在短期之內解決這個問題,也許再過多一兩年,android的熱潮就會慢慢散去,手機廠商將會選擇另一個更有前景的系統。

windows phone:微軟所推出新一代的移動作業系統,聽過的人不多,使用的人更買少見少。也許你在這篇blog上,是第一次接觸windows phone這個系統。windows phone 的前身是windows mobile,它本身不是windows moblie的延續,而是微軟從新設計的作業系統。它像IOS,有一個良好的開發生態環境,但它沒有IOS的封閉,不同的廠商,只要有興趣,交付一定數量的授權金,就能使用這種系統。另外它亦沒有android過於自由所帶來的缺點,它在一定的自由上又有所限制,它是一所比IOS更大的監獄,你能在windows phone中做一些IOS做不到的事情,但它絕對不是android般的自由世界,嗯,它是一所巨大的監獄。這所監獄的管理員是財大氣粗的微軟,微軟甚至乎在未來的幾年,打算動用120億美元,來推廣及完善windows phone這個系統,有了這個強大的爹爹,windows phone在未來的日子,成為移動作業系統的一方霸主,幾乎變成肯定的事。當然,windows phone本身才發展了不久,很多功能有待完善,預計今年年尾,windows phone 8的發佈以後,windows phone才會廣泛的進入人們的視線。

在後PC時代,軟硬件的發展已超出人們的想像,科技的進步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你們的看法又如何呢?至此,後PC時代的一系列文章,暫時結束,如果你們對這方面有任何新的看法,不妨留言說出你們的見解,最後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考試星期,嘿嘿。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蘋果公司口中的後PC時代(四)



  好了,雖說「後PC時代」這個詞,很多人對它依然不太熟悉,甚麼乎對它甚為抗拒,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公司帶來一系列的科技革命(在民用科技方面),以致很多公司都不得不改變以往的作風,否則就會被新時代的科技洪流淹沒。三四年前,電話界的超級霸主諾基亞如日中天,一年賣出的電話數億台,市佔率幾近30%,甚至財大氣粗收購了作業系統塞班(symbian),那麼現在諾基亞又如何呢?剛好這兩天諾基亞發布了最新的財報: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413/KFJQSJQUNZY7I.shtml?c=detail

諾基亞發布盈利預警
股價跌至15年低點
  全球通訊業巨頭諾基亞公司(Nokia)11日發布盈利預警稱,新興市場的激烈競爭將使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受到打擊,今年前兩季可能出現虧損。諾基亞計劃於4月19日發布完整的第一財季業績。11日,諾基亞股價在美國市場下跌16%至4.2美元,跌至15年低點
  新興市場曾經是諾基亞的重要市場。諾基亞警告說,由於印度、中東、非洲和中國市場的競爭激烈,其手機業務第一季營業虧損預計為營業收入的3%左右。該公司此前曾預計,第一財季基本盈虧持平。公司還預計第二財季的狀況不會有任何改善。諾基亞自2011年2月以來,其股價已挫跌逾50%。
  以產量計,諾基亞仍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但去年在利潤豐厚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落后蘋果及使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諾基亞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特別來自蘋果和三星的競爭。

短短三數年,變化之大,令人感概。


  那麼,到底諾基亞錯左那裡呢?諾基亞本來亦有自己的智能手機系統,但系統不夠人性化,內容沒有任何創新,當其他廠商全面向全觸控(準確點來說是用電容屏)方向發展時,諾基亞還在使用觸控筆,而且自2009年開始,諾基亞的手機硬件更開始落後於其他廠商,在其他廠商換上最新型系統及最強勁的硬件的同時,諾基亞智能手機的運行速度遠遠於於其他廠商的手機,雙重因素再加上諾基亞的手機的價格更是高高在上,巨人諾基亞演變成今天的狀態,似乎就使人有所明白了。想當年諾基亞的旗艦機N97開售價格5488元,比iphone 還要貴。本來比iphone貴沒有任何問題,但是N97的大部份功能都比不上iphone,硬件比不上,軟件比不上,不死才怪。


  說了那麼久,好像說到凡是蘋果出的,都是好東西,那實際上又是不是呢?不是的,作為一個理性的電車男。實是求是才是應有的態度,下篇將會分析一下不同的智能手機系統的優缺點,讓不是太了解這方面的同學,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45度之溝通法


   在《盛女愛作戰》節目中,Santino的身份是兩性關係的導師,觀眾若用心一聽,他所講的45度角,其源於西方流行的一種思想派別,稱「Pick up artist,簡稱「P.U.A」。所謂的「Pick up」是指與陌生人溝通的一種技巧方法,目的是欲讓自己能夠索取對方的電話號碼後,關繫能再進一步發展,是香港很多男士「溝女」的方法之一,但是,「Pick up」不局限於女人。「Pick up」與「溝女」在社會普遍係繫中,頗帶有一種負面之意,近來頻受精神科醫生及社會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在節目中所談到的「求愛秘技」,只屬「偽心理學」,並無心理學理論基礎。針對Santino節目中所說之45度角溝通理論,筆者試作一些解釋和補充。


圖1轉自網絡

   試想妳同一個陌生人初步接觸談話時,妳站的位置如圖1所示,頭、身體、雙足與對方相對,效果會怎樣?

           
           從圖1中,男人這種站姿,會使對方(女人)感到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她會有一種感覺,除了同這個男人講話外,便別無其他選擇了。倘若與這個女人一早相識另論,否則這種對陌生人的站姿,實欠理想

圖2轉自網絡
   從圖2中,是否覺得,這男人的站姿相對好一點?這男人的身體、雙足不是與對方相對的,只有臉面側著對方,整體一視,是否讓人感到舒服和自然?對於一個陌生人,或是剛認識的女人,圖2男人的站姿,是否感覺的壓力相對小一點 

   關於Santino之45度角,有些節目主持人還問Santino 45度角能否應用在伴侶上?當時,Santino也許太緊張,概念混亂,答非重點。試想,能做成伴侶,大家的關繫是不會陌生的,既然不陌生,還有45度角可談嗎?再者,雙方正面與正面相對交談,在另一種情況下是可行的,便是女人對男人一早有興趣,女人不介意男士圖1的站姿

   紙上談兵,不如親身體驗,認識新朋友時,不妨試一試45度角,從實踐中去體會其溝通理論吧。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長江刀魚


   今天,老公剛從大陸回港,平時從不帶手信的他,罕有地帶來十幾粒雲吞回家。「雲吞」,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在超級市場裏,有鮮蝦雲吞,有菜肉雲吞,還有牛肉、雞肉等雲吞,五花八門,隨手可選。可是這十粒個雲吞有何特別,有何異同呢?原來,它們是「貼金」雲吞哪!有的人可能不明,讓筆者來略加解釋吧。



   剛開始,筆者對這些雲吞不屑一顧,想也沒想,問也沒問,一下子便放入六、七粒雲吞在佛水中煮,煮前,筆者聞一聞雲吞,有一股腥味撲鼻而來,還擔心雲吞是否變質。當一、二粒雲吞入肚後,感覺這雲吞鮮滑、富有魚味。這時,老公說:「這些雲吞的餡是用長江刀魚做的,快把剩餘的雲吞放入雪櫃急凍格。」又說:「長江刀魚只有長江才有,現已頻臨滅絕,它們價格頗貴。」筆者半信半疑,打開網頁,一查二閱,不感驚嘆。 
圖片轉自網絡

  長江刀魚,側身扁長,多脂、腹部呈銀色,形狀好似一把尖刀,與鰣魚、河豚並稱「長江三鮮」。分佈于長江及近海半鹹淡水區。
 
  長江刀魚最好吃的時節,是每年的三月到清明節,過了清明節,長江刀魚的骨頭就會變硬,影響口感。

   近年來,長江污染加劇及濫捕濫撈,長江刀魚產量逐年下降。據有關報告,1973年長江沿線,刀魚產量為3750噸,1983年為370噸左右,2002年已不足百噸,2011年12噸左右。

   長江刀魚產量銳減,加上有季節性,物以稀為貴。據有關報導,2012年,在江蘇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拍出了59000元人仔的天價。

圖片轉自網絡
   筆者知道,在國內行行都有天價,例如樓價,又如名錶、名車、名畫、珠寶鉆石;再如中藥行的冬蟲夏草,另有伴坐月子的「月嫂」,煙酒等等。現在,區區之長江刀魚也擠身加入了這些行列。


   雪柜內的雲吞,突然間,好像一粒粒金子似,變得格外貴重,筆者是一天吃一粒,慢慢地品賞它呢?或者是把它們當成古董收藏起來,只許眼看口不動?不管如何,長江刀魚,筆者有幸地能與妳相遇。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皆大歡喜之錢繼續派?

  問到心底,你想不想政府派水?oh!sorry,說錯,是派錢!

   如果自己有能力,都不想貪圖政府那小小的恩惠,或許,社會上一連串的問題,貧窮的循環,都是無能政府的毫無遠見所致,我們想派錢,也怪不得的。香港淪落到要向政府討錢,該感嘆也。 

  澳門又派錢,又來個7千,一海之隔的港民,相信鼻酸的人都不少。一個政府派錢,是否很重要?不派,是否很邪惡?

  對著澳門又派錢的這單新聞,網民的反應出奇地一面倒,就是希望香港政府也要有樣學樣,有人比較香港只派一次,澳門已經派了N次,政府就是守財奴,無用,甚至可以說就是廢;有人說澳門派這麼多次,一家人計算,或許已有接近廿萬!林林總總的留言,看了失笑,又覺得港人的確可愛。

說真的,筆者覺得網民的留言很可愛 ^_^


  其實,細心的可以知道,部分澳門人希望政府真正改善民生問題,大至住屋,小至道路的修築,要解決的問題還可以有很多,許多並不是派錢可以即時解決,歸根究底,在澳門富麗堂皇的賭場包裝下,有很多社會問題仍需政府關注的。派錢派慣了,政府有沒有深入探討市民之所需呢?這更需要注意。

  轉個話說香港,所謂的利民措施,派錢只是短暫性的,派了用了就沒了,你可以說可以刺激經濟,但也可說是唯一好處。如果可以用這些錢去建醫院、放在教育、醫療、增加社區設施、撥款於社福機構、增加交通津貼等,甚至回購那個垃圾領匯,不會是更好更長遠的利民之策嗎?


  「針沒兩頭利」,政府有很多很多儲備,真不介意他派,問題是有更多需要它關注的,它有去做嗎?
 

「盛勝剩」女愛作「賤戰墊」



       TBB啲節目名總係鍾意咬字,有時覺得幾有趣(當然係低級趣味果隻),有時就覺得佢地真係玩到冇野好玩。印象幾深刻嘅節目名其實都唔少,覺得「畢打自己人」呢個名玩文字玩得最好,畢打=不打,不打自己人,幾好;畢打=Brotherbrother當然係自己人,得;故事的背景設定在畢打街,啱主題,又得;雜誌社用「筆」寫人,同時用「筆」打擊同行,得左。所以就算劇情唔令觀眾驚喜,我依然欣賞題名人。不過有啲名雖然改得好,但唔理會改名背後嘅故事或者刻意嘩眾取寵,其實唔值得提倡,好似「現代塵世美」呢個節目名,塵世亦有美的一面,表面睇起黎脫俗,聽落唔錯,不過一諗到唔認妻兒只顧享受榮華富貴嘅駙馬爺「陳世美」,仲要玩現代版,突然成件事變得醜陋左。
     
        話說呢幾晚無線播「盛女愛作戰」,本來聽到呢啲名我都冇乜興趣睇,點講我都唔係剩女(年齡上黎講),不過見網上同面書個個都開聲講到話好好睇咁,我又忍唔住睇左幾集,睇下咩料都好。

                            (圖片取自網絡)  

  先唔講內容同參加者,雖然節目名用「盛女」,好明顯個編輯想用「盛女」去包裝「剩女」,但「盛女」好似只啱形容返啲風華正茂、或者對感情熾烈嘅女士,起碼我認為係一個褒義詞。但節目選角由二十幾到三十尾都有,有啲角色你唔會用個「盛」字黎形容,依我睇呢個節目名真係值得酙酌,我可以幫TBB試下節目名:第一個名為「盛女愛作賤」,正值黃金時期的女人偏偏嫌三嫌四,要知道高峰過後總係直線向下,睇準黃金機會咬實唔放先至係盛女所為,否則如同作賤自己;第二個名為「剩女愛作墊」,「剩女」只係世俗人強加於遲婚女士身上嘅貶稱(但已經約定俗成,你吹佢唔漲),不過有啲人眼角太高,虛耗年華,由盛轉剩都係無可奈何,剩低嘅只可以墊下底,睇下有冇人肯啃你個籮底橙;第三個名為「勝女愛作戰」,好勝嘅女人硬係唔服輸,衰左唔得就再黎,於是好勝帶黎嘅結果就係不停作戰再作戰,而我只會講句祝你好運。如果再玩文字遊戲,可能就會兒童不宜,到時「性女」、「聖女」都出埋黎就唔好(雖然已經出左)

  TBB嘅編輯都係正正經經改下節目名角色名,咩屈機係
屈原第18代後人呢種都唔好再出街,唔係個個觀眾都係咁低能覺得食字好好笑。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飢餓遊戲


       在香港,相信絕大多數市民試過「飢」的感覺,打工仔早上上班顧不上早餐,午餐也是匆匆了事,學生哥早上睡過頭,午餐為慳錢出新手機寧願捱三文治,於是不到三點三肚子便空叫起來。不過,你想要有「餓」的感覺甚至想「餓死」並不那麼容易,因為沒人喜歡餓的感覺,香港社會也不允許你餓死街頭。除了飢饉三十,即使百物騰貴,香港人絕少談肚子空的問題。

        昨天早餐還沒下肚九點就進了戲院看《飢餓遊戲》,整套電影說什麼,我還沒完全清楚,大概跟日片大屠殺》也相差無幾,但一些設定問題有興趣的請參看飢餓遊戲三部曲

        電影九點開播,十點還沒有進入主題,只是交待了十二區一男一女被選中玩「飢餓遊戲」的過程,真考驗耐性,接着半小時就是所謂的「貢品」獻媚時段,是的,還沒有玩遊戲。筆者每次玩新的遊戲,好像是卡game,最討厭的就是看規則,聽規則也覺得煩厭,你們玩幾次我不就看懂了嗎?或者我也加入戰團,邊學邊玩,很快就知道怎麼玩了。所以可能是我不懂得電影的鋪墊,我覺得前奏太長了,而且無關痛癢。

       直至玻璃升降機把「貢品」升上戰場的時候,我不由得心跳加速,緊接着六十秒的倒數,我已經投入了遊戲中,而下幾秒鐘你好像看了另外一套屠殺片──貢品們為了爭取貢品,圓月彎刀、小李飛刀盡出,只不過十多秒24位參賽者就死了五六個,冷靜了個多小時的觀眾突然嘩然,劇情也太出人意表了,事先沒看影評的我嚇倒了。其實整個遊戲就是無稽,當我們投入主角的視角,以為戰場廣闊無邊,只要避開人群逃得掉就能保小命,不過在遊戲設計者眼中他們只是一隻隻放進迷宮的白老鼠,設計者可隨意改動場景安置武器,就像你玩守城遊戲隨手一拉就出像了箭塔一般,想逃出棋盤外的女主角無情地遭火彈追殺,然後被專業的貢品踢着屁股追趕上樹,然而女主角看起來很平靜,為了保命她還是發揮了神箭手本色,她不願殺人,但不得不殺人。設計者不但隨意操縱戰場,還隨意更改規則,由只能活一個改成可以一組2人勝出,但都城總統不願看到這種「圓滿」結局,於是又再改令宣佈只能活一個,女主角反抗規則寧與男主角一起自殺,結果主持人被逼宣佈二人獲勝,一切都是為了「收視率」,為了獲得觀眾的掌聲,原來人的生命可以那麼鄙賤如草芥,我震憾了,以致於出了戲院我還是抽離不了遊戲……

       推薦大家看這套 飢餓遊戲 ,逃亡遊戲的一種經典,讓你久久不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