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飢餓遊戲


       在香港,相信絕大多數市民試過「飢」的感覺,打工仔早上上班顧不上早餐,午餐也是匆匆了事,學生哥早上睡過頭,午餐為慳錢出新手機寧願捱三文治,於是不到三點三肚子便空叫起來。不過,你想要有「餓」的感覺甚至想「餓死」並不那麼容易,因為沒人喜歡餓的感覺,香港社會也不允許你餓死街頭。除了飢饉三十,即使百物騰貴,香港人絕少談肚子空的問題。

        昨天早餐還沒下肚九點就進了戲院看《飢餓遊戲》,整套電影說什麼,我還沒完全清楚,大概跟日片大屠殺》也相差無幾,但一些設定問題有興趣的請參看飢餓遊戲三部曲

        電影九點開播,十點還沒有進入主題,只是交待了十二區一男一女被選中玩「飢餓遊戲」的過程,真考驗耐性,接着半小時就是所謂的「貢品」獻媚時段,是的,還沒有玩遊戲。筆者每次玩新的遊戲,好像是卡game,最討厭的就是看規則,聽規則也覺得煩厭,你們玩幾次我不就看懂了嗎?或者我也加入戰團,邊學邊玩,很快就知道怎麼玩了。所以可能是我不懂得電影的鋪墊,我覺得前奏太長了,而且無關痛癢。

       直至玻璃升降機把「貢品」升上戰場的時候,我不由得心跳加速,緊接着六十秒的倒數,我已經投入了遊戲中,而下幾秒鐘你好像看了另外一套屠殺片──貢品們為了爭取貢品,圓月彎刀、小李飛刀盡出,只不過十多秒24位參賽者就死了五六個,冷靜了個多小時的觀眾突然嘩然,劇情也太出人意表了,事先沒看影評的我嚇倒了。其實整個遊戲就是無稽,當我們投入主角的視角,以為戰場廣闊無邊,只要避開人群逃得掉就能保小命,不過在遊戲設計者眼中他們只是一隻隻放進迷宮的白老鼠,設計者可隨意改動場景安置武器,就像你玩守城遊戲隨手一拉就出像了箭塔一般,想逃出棋盤外的女主角無情地遭火彈追殺,然後被專業的貢品踢着屁股追趕上樹,然而女主角看起來很平靜,為了保命她還是發揮了神箭手本色,她不願殺人,但不得不殺人。設計者不但隨意操縱戰場,還隨意更改規則,由只能活一個改成可以一組2人勝出,但都城總統不願看到這種「圓滿」結局,於是又再改令宣佈只能活一個,女主角反抗規則寧與男主角一起自殺,結果主持人被逼宣佈二人獲勝,一切都是為了「收視率」,為了獲得觀眾的掌聲,原來人的生命可以那麼鄙賤如草芥,我震憾了,以致於出了戲院我還是抽離不了遊戲……

       推薦大家看這套 飢餓遊戲 ,逃亡遊戲的一種經典,讓你久久不能釋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